中医对着床的认识
2023-03-16 09:53:47 点击数:晚期胚泡植入子宫内膜的过程称受精卵着床。中医对着床的研究较早且具有丰富的理论。对胎儿发育的描述,中医古籍中早有记载。《灵枢·经脉》指出:“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此处所言之“精”,应理解为受精卵。受孕之后,胎元逐渐发育成长,经过10个妊娠月,就可足月分娩。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妇人方》云: “妊娠一月名始胚,二月始膏,三月始胞,四月形体成,五月能动,六月筋骨立,七月毛发生,八月脏腑具,九月谷气入胃,十月诸神备,日满则产矣。”概括地描述了胎元在每个妊娠月的发育情况,与实际大体相符。
(一)着床能力由肾精、天癸所主导
1.子宫内膜容受性受肾精主控
妊娠是胚泡与子宫内膜相互作用而植入子宫的过程,胚泡着床障碍是造成妊娠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子宫内膜容受性差又是胚泡着床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医认为,“肾藏精、主生殖”,“胞脉者,系于肾”,“精满则子宫易于摄精,血足则子宫易于容物”,胞宫的功能直接与肾有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精能化血。《张氏医通·诸血门》指出: “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因此,肾精充盈,则血有所充,精足则血旺,女子经、孕之职正常;反之,精亏则血虚,出现着床障碍。肾气旺盛,肾精充足,血海满盈,胞宫营养良好,宫内备好一个可使男女之精着床孕育的适宜环境,这是女子受孕的主要前提条件;反之,若肾气虚弱、肾精不足,则血海空虚,胞宫营养不良,则男女之精无以植入胞宫。
现代研究证实,补肾中药能使实验动物子宫增重,子宫内膜增厚明显,腺体增多,分泌现象有趋于明显倾向,可提高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含量,还可增加靶组织雌激素受体的亲和力,使子宫内膜增殖、分泌功能好转。另外,补肾中药尚可促进内生殖器官血液循环,使子宫血供明显增加,从而改善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因此,胚胎着床期的子宫内膜容受性直接由肾精的盛衰所决定。
2.胚胎质量及发育潜能由肾精决定
西医学认为胚胎的质量与发育潜能直接影响妊娠的结局,胚胎异常是流产的重要原因,早期流产胚胎检查发现50%~60%有染色体异常。夫妇任何一方有染色体异常可传至子代,导致流产。其父代的染色体与中医学所述之“先天之精”相似。
中医认为,肾所藏之先天之精源于父精母血的生殖之精,与生俱来,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肾精盛衰又决定了胚胎发育的潜能。人体形成胚胎所禀受的“先天之精”,携带父母的遗传信息,并于传递过程中,形成不断复制与转换的信息。所受父母的肾精盛与虚,关乎所受先天之精的盛与虚。父母肾精的盛虚关乎子代胚胎的优劣、发育潜能,甚至决定以后生命体的形体、疾病的易感性、寿长等。如高龄“五七”之后的不孕妇女,往往卵细胞质量下降;在单精子卵泡浆内注射中,如果男方精子畸形率高,所形成的胚胎往往碎片多,胚胎发育潜能受到影响,以至于影响到临床妊娠率,这与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虚衰有很大关系。通过补肾中药提高卵细胞、精子质量后,所形成的胚胎质量优良,进一步发育的潜能好,辅助生殖的临床妊娠率有相应的提高,说明所受先天之精盛实后,胚胎质量提高,发育潜能改善。现代研究证实,补肾中药能显著提高卵细胞数、胚胎质量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成功率;实验研究证实,补肾中药可提高实验小鼠受精率、卵裂率、囊胚形成率。因此,父母肾精的盛衰直接影响着子代胚胎的质量及发育潜能。
- 上一篇:中医对受精的认识 (一)受精条件
- 下一篇:瘀血内阻是影响着床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