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黄体功能不全
2023-04-06 15:12:33 点击数:【黄体功能不全的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肾虚证
(1)肾气虚证
辨证要点:婚久不孕,无排卵,月经不调或停经,经量或多或少,色黯;腰膝酸软,精神疲倦,头晕耳鸣,小便清长;舌淡、苔薄,脉沉细,两尺尤甚。
治法:补肾益气,温养冲任。
方药:归肾丸(《景岳全书》)加减。
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当归、枸杞、杜仲、菟丝子。
中成药:①滋肾育胎丸:口服,每次5g,每日3次,淡盐水或蜂蜜水送服;②五子衍宗丸,口服,每次6g,每日3次。
(2)肾阳虚证
辨证要点:婚久不孕,无排卵,月经迟发,或月经后推,或经闭,经色淡黯,性欲低下,小腹冷,带下量多,清稀如水。或子宫发育不良;头晕耳鸣,腰酸膝软,夜尿多;眼眶黯,面部黯斑,或环唇黯;舌质淡黯,苔白,脉沉细尺弱。
治法:温肾暖宫,调补冲任。
方药:右归丸(《景岳全书》)加减。
熟地黄、炒山药、枸杞子、鹿角胶、菟丝子、杜仲、山茱萸、当归、肉桂、制附子。
中成药:①右归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②定坤丹,每次6g,每日2次。
(3)肾阴虚证
辨证要点:婚久不孕,无排卵,月经常提前,经量少或停经,经色鲜红。或经期延长,甚则崩中或漏下不止;形体消瘦,头晕耳鸣,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眼花心悸,肌肤失润,阴中干涩,性交痛;舌质稍红略干,苔少,脉细或细数。
治法:益肾养血,调补冲任。
方药:左归丸(《景岳全书》)加减。
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川牛膝、菟丝子、鹿角胶、龟甲胶。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每次1丸,每日3次。
2.肝郁证
辨证要点:婚久不孕,无排卵,月经或先或后,经量时多时少,或经来腹痛;或经前烦躁易怒,胸胁乳房胀痛,精神抑郁,善太息;舌黯红或舌边有瘀斑,脉弦细。
治法:疏肝解郁,理血调冲。
方药:逍遥散加减。
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牡丹皮、柴胡、香附、川楝子、王不留行、瓜蒌、牛膝。
中成药:逍遥丸,每次10丸,每日2次。
3.脾虚证
辨证要点:婚久不孕,无排卵,神疲乏力,纳呆,头晕心悸,面黄或体瘦,大便或溏,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补脾益气,调理冲任。
方药:归脾丸加减。
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大枣、当归、柴胡、菟丝子、巴戟天、甘草。
中成药:人参归脾丸,每次1丸,每日2次。
4.血瘀证
辨证要点:婚久不孕,无排卵,月经多延后,或周期正常,经来腹痛,甚或进行性加剧,经量多少不一,经色紫黯,有血块,块下痛减。时经行不畅、淋漓难净,或经间出血。或肛门坠胀不适,性交痛;舌质紫黯或舌边有瘀点,苔薄白,脉弦或弦细涩。
治法:逐瘀荡胞,调冲助孕。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桃仁、红花、牡丹皮、赤芍、当归、延胡索、枳壳、三棱、莪术、昆布、香附。
中成药:①血府逐瘀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口服;②少腹逐瘀丸,每次1丸,每日3次,口服。
5.痰湿证
辨证要点:婚久不孕,无排卵,多自青春期始即形体肥胖,月经常推后、稀发,甚则停经;带下量多,色白质黏无臭;头晕心悸,胸闷泛恶,面目虚浮;舌淡胖,苔白腻,脉滑。
治法:燥湿化痰,行滞调冲。
方药:涤痰汤加减。
半夏、茯苓、陈皮、甘草、苍术、胆南星、枳壳、生姜、柴胡、人参、黄芪、淫羊藿、巴戟天。
(二)针灸治疗
1.肾虚证
(1)肾气虚证:
取肾俞、神阙、气海、关元、三阴交、太溪、子宫穴。
(2)肾阳虚证:
取肾俞、命门、神阙(隔盐灸)、关元、中极、三阴交。
(3)肾阴虚证:
取肾俞、关元俞、关元、三阴交、太溪。
2.肝郁证
取肝俞、太冲、气海、三焦俞、膀胱俞、中极。
3.脾虚证
取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
4.血瘀证
取中极、归来、膈俞、血海、太冲。
5.痰湿证
取肾俞、脾俞、中极、气冲、四满、三阴交、丰隆。
(三)饮食治疗
1.肾虚证
(1)肾气虚证:
羊脊骨粥(《太平圣惠方》)。
组成:羊连尾脊骨1条,肉苁蓉30g,菟丝子30g,粳米60g,葱、姜、盐、料酒适量。
制法与用法:肉苁蓉酒浸一宿,刮去粗皮;菟丝子酒浸3日,晒干,捣末。将羊脊骨砸碎,用水2500ml,煎取汁液1000ml,入粳米、肉苁蓉煮粥;粥欲熟时,加入葱末等调料,粥熟,加入菟丝子末、料酒20ml,搅匀,空腹食之。
(2)肾阳虚证
1)枸杞羊肾粥(《饮膳正要》)
组成:枸杞叶250g(或枸杞子30g),羊肉60g,羊肾1个,粳米60g,葱白2茎,盐适量。
制法与用法:将新鲜羊肾剖开,去内筋膜,洗净,细切;羊肉洗净切碎;煮枸杞叶取汁,去渣。也可用枸杞叶切碎,同羊肾、羊肉、粳米、葱白一起煮粥。待粥成后,入盐少许,稍煮即可。每日早晚服用。
使用注意:外感发热或阴虚内热及痰火壅盛者忌食。
2)虫草炖老鸭(《本草纲目拾遗》)
组成:冬虫夏草5枚,老雄鸭1只,香葱、黄酒、生姜、胡椒、精盐各适量。
制法与用法:鸭子去肚杂洗净,将鸭头劈开,纳冬虫夏草于中,仍以线扎好,加酱油、酒等调味品如常煮烂食之。
(3)肾阴虚证:
生地黄鸡(《肘后备急方》)。
组成:生地黄250g,乌雌鸡1只,饴糖150g。
制法与用法:鸡宰杀去净毛,洗净治如食法,去内脏备用;将生地黄洗净,切片,入饴糖,调拌后塞入鸡腹内。将鸡腹部朝下置于锅内,于旺火上笼蒸约2~3小时,待其熟烂后,食肉,饮汁。
2.肝郁证
(1)良附蛋糕
组成:高良姜6g,香附6g,鸡蛋5枚,葱白50g,熟猪油130g,食盐2g,味精1g,湿淀粉15g。
制法与用法:良姜、香附研细粉,葱白头洗净切碎,鸡蛋打入大碗内,用竹筷搅打l分钟,加入药粉、食盐、味精、湿淀粉、清水继续搅拌均匀。炒锅置中火上,下熟猪油烧至六成热时,移至小火上,用汤瓢舀出油约30g,随即将糕浆倒入锅中,再将舀出的油倒入糕浆内,用锅盖盖好,约烘10分钟,翻面再烘2~3分钟,用刀划成三角形入盘,直接食用。
(2)玫瑰花茶
组成:玫瑰1朵,蜂蜜15g。
制法与用法:在玫瑰花盛开的季节,采其含苞待放者(干品亦可),放入茶杯,开水浸泡,加盖5分钟;饮时调入蜂蜜,拌匀即成。代茶饮,最后连花吃下。
3.脾虚证
(1)人参粥(《食鉴本草》)
组成:人参3g,粳米100g,冰糖适量。
制法与用法:将粳米淘净,与人参(切片或打粉)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煮至粥熟,再将化好的冰糖汁加入,拌匀,即可食用。
(2)八宝饭(《方脉正宗》)
组成:芡实、山药、莲子肉、茯苓、党参、白术、薏苡仁、白扁豆各6g,糯米150g。冰糖适量。
制法与用法:先将党参、白术、茯苓煎煮取汁;糯米淘洗干净,将芡实、山药、莲子、薏苡仁、白扁豆成粗末,与糯米混合;加入党参、白术、茯苓煎液和冰糖,上笼蒸熟。亦可直接加水煮熟。作主食食用。
4.血瘀证
三七蒸鹌鹑。
组成:鹌鹁1只,三七粉1~2g,食盐、味精少许。
制法与用法:将鹌鹑去毛及肠杂,洗净切块,用三七粉同置瓷碗中,加入食盐少许,上锅隔水蒸熟,调入味精即成。食肉饮汁。每日1剂,连服7~10天。
5.痰湿证
半夏山药粥(《药性论》)。
组成:半夏30g,山药60g。
制法与用法:半夏先煮半小时,去渣取汁一大碗。山药研成粉,放入半夏汁内,煮沸搅成糊状即可食。分3天早晚温服。
使用注意:半夏有小毒,宜制成法半夏后使用,且煎煮时间宜长,去其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