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导致席汉综合征
2023-04-09 11:58:14 点击数:【席汉综合征的治疗】
(一)辨证论治
本病因产时阴血暴脱,临床以产后大出血,继之闭经、性欲低下、生殖器官萎缩,伴表情淡漠、形寒怕冷为主要证候表现和辨证要点。若闭经,毛发脱落、腰膝酸软表现明显者,多为精血虚损,治疗以养血滋阴、填精益髓、充养天癸为主。若形寒肢冷、纳呆食少,腹泻便溏者,则多为脾肾亏虚,治疗以峻补肾脾、调理气血冲任为主。
1.精血虚损
辨证要点:表情淡漠,容颜憔悴,毛发枯黄脱落,肌肤不荣,四肢乏力,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沉。
治法:养血滋阴,添精益髓。
方药:人参鳖甲汤(《妇人大全良方》)加紫河车。
人参、肉桂、当归、桑寄生、茯苓、白芍、桃仁、熟地、炙甘草、麦冬、川断、牛膝、鳖甲、黄芪。
中成药:①十全大补丸,每次8粒,每日3次,口服,连服3个月;②人参养荣丸,每次8粒,每日3次,口服,连服3个月。
2.脾肾亏虚
辨证要点:表情淡漠,容颜憔悴,毛发枯黄脱落,肌肤不荣,四肢乏力,便溏腹泻,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舌淡,脉沉。
治法:滋补脾肾,益气养血。
方药:黄芪散(《妇人大全良方》)去羚羊角,加紫河车、仙茅、淫羊藿。
黄芪、白术、人参、茯苓、甘草、肉桂、羚羊角、当归、川芎、白芍、木香。
中成药:左归丸合归脾丸服用。左归丸,每日3次,每次8丸;归脾丸,每日3次,每次8丸。3个月1个疗程。
(二)针灸治疗
1.精血虚损证
主穴:脾俞、膈俞、气海、三阴交、中脘。
配穴:心悸失眠,配内关、神门;纳差,配足三里;潮热盗汗,配血海、曲池。
2.脾肾亏虚证
主穴:肾俞、脾俞、气海、合谷、足三里、三阴交。
配穴:忧思积虑失眠,加神门、印堂、申脉、照海;手足不温者,加中极、关元。
【名家经验谈席汉综合征】
1.柴松岩经验
柴松岩认为,本病病机为产后失血过多,精血大亏,脏腑气血亏损,五脏之伤,穷必及肾,故日久则肾虚,血海空虚,冲任瘀滞不畅,月事不来。肾阳虚不能温煦脾阳,亦致脾肾阳虚,脾不生血,肾不藏精,精亏血少,冲任虚衰,又终致经闭不来。因阴血不足是此证之主要矛盾,故治疗切不可急于温肾助阳,而须以养阴清热为一般原则。
2.哈荔田经验
哈荔田认为,其因产后去血过多,经血亏损,以致冲任虚衰,无血可下,经闭不行,又因精不化气,命门不运,下元虚冷,髓海不充,故见性欲衰退,子宫萎缩,带下清稀,四肢厥冷,腰酸神疲,倦怠乏力等。发为血余,其根在肾;卫源水谷,而出下焦。今肾气不足,化源匮乏,以致发失所养而脱落,卫失固护而自汗。总之本病症结所在为肾阳虚衰、精血亏损,故温肾填精、调补冲任之法,始终不移。
3.刘奉五经验
刘奉五认为,气血虚极、肾气亏耗是其病机实质,主张用四二五合方治疗。
4.陈少春经验
陈少春认为,产后大出血,气随血脱,血少而不生精,精血亏损、冲任虚衰、血海不充、胞宫失养是其主要病因,气血亏损、脾肾阳虚、肝肾亏损是其主要病机,尤以肾虚为发病关键。主张气血虚衰,精亏血乏用十全大补汤加减;脾肾阳虚,精枯血竭用右归饮加减;肝肾阴亏,冲任衰竭用集灵膏(《张氏医通》)加减。
【关于席汉综合征的诊疗评述】
席汉综合征是因产时血崩、失血过多所引起的一种脏腑、冲任功能衰退的妇科疑难病之一。临证应针对病因病机,以填精养血、补肾健脾、调理冲任为主。但五脏六腑之中,尤以脾肾为重,这是因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肾藏精、主生殖、为先天之本等生理特点所决定的。在恢复两脏功能的同时,亦应注意勿忘调理冲任、补气养血。同时,还应注意促进其他脏腑的功能恢复。治疗上应以脾肾双补、益气养血为总则。
席汉综合征临床症状较复杂,易误诊。当临床遇有分娩史的患者出现与垂体功能减退相关的某一突出症状时,要认真询问病史及详细查体,完善医技检查,以助诊断。轻型席汉综合征者如治疗积极仍有恢复垂体功能的可能,重者只能依靠激素替代治疗,否则将出现长期低雌激素而产生骨质疏松、心血管与脂代谢异常。
- 上一篇:导致席汉综合征的原因
- 下一篇:预防调护席汉综合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