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地图API自定义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生理知识分享

中医外治盆腔炎症性疾病后遗症的方法

2023-04-10 13:05:35 点击数:
中医外治盆腔炎症性疾病后遗症的方法

 

1.栓剂塞肛疗法

 

 

苦参、紫花地丁、紫草、蒲公英、败酱草制为栓剂,或康妇消炎栓,每日2枚,纳入直肠7~15cm处,14日为1个疗程。

 

 

2.中药外敷疗法

 

 

大青盐500g。炒热后装入布袋内,局部热敷,每日2次,连用7天。

 

 

3.中药保留灌肠法

 

 

红藤30g,蒲公英15g,败酱草20g,紫花地丁15g,三棱 15g,莪术 15g,延胡索 15g,皂角刺15g,蛇床子 15g。浓煎100~15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连用7~10天,经期停用。

 

 

4.中药离子透入法

 

 

鱼腥草15g,夏枯草12g,野菊花15g,川芎6g,马齿苋20g,当归10g,乌药10g。浓煎120g,直流电透入小腹皮肤,隔日1次,连用10~15天。(《现代中医妇科病手册》)

 

针灸治疗盆腔炎症性疾病后遗症的方法

 

主穴:次髎、关元、三阴交;湿热瘀结证,配带脉、下骨、阴陵泉;寒凝气滞证,配肾俞、脾俞、足三里;气滞血瘀证,配肝俞、血海、太冲。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针后加灸,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症》)

【名家经验】

 

1.罗元恺经验

 

 

罗元恺认为,慢性盆腔炎主要表现为“气滞血瘀”。“由于邪气留恋,血瘀日久,以致邪瘀内结”,形成癥瘕积聚;“邪瘀阻滞于胞脉、胞络,则致月经不调,难于孕育”。“治疗大法以活血化瘀行气为主”辨证加减,用自拟“丹芍活血行气汤”。

 

 

2.刘奉五经验

 

 

刘奉五认为,慢性盆腔炎属于中医“寒湿” “湿热下注”“内痈”或“癥瘕”等范畴。因寒下多、质稀、色白者,加白术、金樱子以化湿止带。湿侵袭者, “寒湿内生,气滞血瘀,冲任受阻,凝聚于下焦”而发病。“无论寒湿或湿热,都可导致气滞血瘀。因此,治疗湿热或寒湿,以及行气活血、化瘀,都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法则。”

 

 

3.班秀文经验

 

 

班秀文认为,慢性盆腔炎多是由于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当转变而来,由于病久正虚,抵抗力弱,邪毒瘀血凝结成块,水湿不化,故致下腹隐痛,绵绵不止,或伴坠胀不适,经期加重,带下量多,乏力,腰膝酸软等,形成本虚标实之证,治疗既要扶助正气,又要活血化瘀,常用《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加北黄芪、土茯苓、鸡血藤、泽兰、莪术、香附。